企業被動漲薪贊彈不一 專家稱治標不治本
2010-07-16 | 閱讀 924 | 來源: 網絡收集
摘要:

  制造業大省浙江正在遭遇人力成本上漲的挑戰。

  7月11日,浙江真愛集團精編車間里,20歲的杜婷聚精會神地操縱著織機,隨著一陣密集的機針顫動,一塊提花掛毯完成了最后一道工序。杜婷在這里度過了三年時間,她的工資從最初的1300元上升到2000多元。

  杜婷并非個例。據了解,今年4月份浙江省最低月工資標準調整為1100元、980元、900元、800元四檔,增幅在15%左右,排名國內各省區首位。今年1-5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從業人員的月平均工資達2115.8元,同比增長16.7%。

  本報觀察發現,是輪漲薪潮不僅直接推動低端制造業轉型升級,更將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的加速轉型,以及利益格局的進一步調整。

  被動漲薪潮

  7月9日,在位于杭州杭海路上的外來勞動力就業中心,找工作的和招工的熙熙攘攘。

  20歲的安徽人李軍剛走進市場,就被一家知名餐飲企業的主管攔住,后者開出1500元月薪,并表示代繳四金、提供住宿,李軍不為所動。他和同伴向記者描述他理想的工作:月收入2000元,但工作環境必須“開心和快樂”。

  “一個月能掙兩千五六,我很滿足了?!敝軅ピ诹x烏一家襪業公司上班,負責縫口工序,最忙的時候月薪可達2500元以上。他很享受該公司提供的免費午餐和晚餐,以及四人一間的低租金宿舍。但他寧愿呆在宿舍免費上網,也不愿意“賣命”加班。

  真愛集團總裁劉元慶告訴記者,十年來其薪酬標準保持了每年5%以上的增速,員工月薪已從800元漲到了2000多元。而為了能夠更好的留住員工的心,該集團還投資興建了塑膠籃球場、乒乓球室、網吧、夫妻房、空調宿舍等設施。

  “員工不是生產工具,他們必須獲得應有的尊重?!眲⒃獞c對于富士康引發的加薪連鎖反應并無憂慮,今年初義烏的工人薪資已漲過一波,1000元以下的月薪根本招不到工人。

  “杭州執行的最低工資標準是1100元,而一些服務行業的工資則達到了1500元以上?!焙贾菔型鈦韯趧恿Ψ罩行闹魅蜗蛉A明告訴記者。

  另據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稱,當地多數工廠的工資已上漲了20%。

  成本壓力驟增

  對于這一輪漲薪潮,各方觀點不一。

  浙江紅葉制傘有限公司副總劉崇元說,由于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利潤普遍不高,主動為員工漲工資的動力不強,工人流動明顯加快。而這次普調保底工資,有利于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穩定。

  而以內衣代工業務為主的金女士,則直言“吃不消了”。如果算上加薪以及購買“五險一金”、伙食費、全勤獎、加班費、高溫費、住房等各種補貼,這些支出占其總成本的比例從原來的8%提高到12%。

  金女士說,由于原材料價格和運費持續上漲,其毛利維持在3%以內。如今利潤空間被進一步擠占,現有訂單將全面虧損。

  浙江綠源集團總經理胡繼紅認為,應建立一套科學的符合企業和社會發展并可升可降的薪酬制度,合理的薪酬制度必須兼顧企業未來的永續發展和工人的訴求。

  “這種說法似是而非”。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員谷迎春指出,以“包吃包住”為例,它實際上大幅壓低了本應提供給工人的社會福利。一旦離開企業,由于工人沒有在勞動期間積累足夠的收入,他們的社會生活壓力全部轉移到了政府和社會身上。

  中華全國總工會集體合同部部長張建國近期表示:“勞動報酬在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中所占比重已連續22年下降,數以百萬計的工人收入水平低、勞動時間長、工作條件差,對社會穩定構成嚴重挑戰。罷工、跳樓現象的發生,究其深層次的原因,正是這種低成本、低價格的制造模式帶來的發展之痛。”

  谷迎春認為,當前我國沿海發達地區的最低工資標準仍有上調空間。國際上通行的最低工資標準一般是社會平均工資的40%~60%,我國《企業最低工資規定》也認同這一標準。以此計算,沿海地區最低工資應該不低于1500元。

  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兼薪酬專業委員會會長 蘇海南也公開表示,中國已基本具備條件,實現“年均工資增長15%以上,5年左右就可以翻一番”的“國民收入倍增計劃”。他建議,在“十二五”規劃或者政府工作計劃中落實該方案。

  “僅僅執行"保底"工資標準,這遠遠不夠?!惫扔罕硎?,對于那些“血汗工廠”來說,以廉價的方式來獲取高額原始利潤的低成本時代肯定要結束了。

  加速社會轉型

  工資成本上升不僅直接推動區域經濟轉型,更將對社會整體轉型造成深刻影響。 義烏市委宣傳部長潘文鋒認為,成本的壓力將迫使低端制造業向價值鏈高端延伸,最終轉向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的發展路徑。同時,還將觸發未來民企在人力資本觀念、用工環境、管理模式、產品結構等幾乎涉及企業的所有層面,都將發生巨大變革。

  以漲薪為例,義烏勞資雙方多有博弈。義烏現有本地戶籍人口70多萬,但外來人口逾135萬,現有工業企業1600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600多家。從1997年起,義烏每年勞動糾紛案件均超萬起。

  2001年,義烏市總工會職工法律維權協會掛牌,參與工資集體協商及勞動爭議調解。2004年11月27日,胡錦濤總書記對此作出重要批示,工資集體協商制度隨后在浙江全面試點,較好地起到社會穩定的“減壓閥”和“調節器”作用。

  不過,無論“加薪”還是“工資集體協商”,一定程度上均為自外而內社會壓力逼迫下的產物,而非企業自內而外、制度化催生的結果。據杭州市總工會法工部部長譚牧頻介紹,目前杭州100人以下的小企業大多未建立工會,這些企業也成為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的軟肋。

  浙江省政府咨詢委員會委員史晉川指出,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將迎來“劉易斯拐點”。未來5~10年,農村富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越來越少,這意味著,依靠廉價勞動力實現經濟規模增長這條路徑將難以為繼。

  據中國社科院金融所分析,2004年以前,中國產業工人的工資水平增速每年僅為2%到5%之間。但2004年到2007年間,工資年均增速達到7%,2008年則提高至16%。

  南開大學校務長朱光磊指出,此輪漲薪潮治標不治本。例如工人通過施加各種壓力,讓老板漲500元工資,這種結果改善不了他們的生存狀況。由于教育、醫療、住房等進行了市場化改革,減少了普通工人獲得公共性資源的份額,這加重了他們的生活負擔。

  因此,只有通過各種相關制度安排的調整和完善,把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結合起來,努力發展社會保障和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大家普遍小康,衣食無憂,才能緩和勞資糾紛,促進和諧社會的構建。

  浙江社科院調研中心主任楊建華表示,浙江人均GDP已連續多年達到6000美元以上,浙江社會的經濟體制、內部結構、利益格局、思想觀念都發生了空前變革,各群體、各階層之間的關系也已演變。

  如今,漲薪潮或將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的加速轉型,以及利益格局的進一步調整。

MORE熱門排行
換一換也許適合您的職位
?2008-2025廣東鵬程萬里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本網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粵ICP備12040454號-4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120612
電子營業執照/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
www.yx0788.com
日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