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科技創新“三箭齊發”加速產業轉型升級
2011-03-15 | 閱讀 1097 | 來源: 網絡收集
摘要:

  今年溫家寶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推動經濟盡快走上內生增長、創新驅動的軌道。年初廣東省委、省政府也把“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確立為全省“十二五”發展的核心任務。具體到實踐中,經濟內生在何處?創新如何去驅動?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科技廳廳長李興華表示,我們以高新區和專業鎮兩大“塊狀經濟”作為廣東產業內生成長的沃土,同時,“三箭齊發”抓創新促轉型,即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并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高新技術產業成經濟發展支柱


  2010年,全省高新技術產品產值達3萬億元,增長17%,成為優化提升產業結構“主力軍”。高新區的發展,可以說是一大亮點,其工業總產值已突破1.2萬億。2010年,我省經國務院批準新增3個國家級高新區,以9塊“國字號”招牌居全國第一。目前,全省高新區已形成了電子信息、生物與新醫藥、新材料、先進制造等四大高新技術產業集群。


  近年來,廣東充分發揮省政府設立的高新區發展引導專項資金作用,引導高新區“二次創業”和創新體系建設,重點支持各高新區構建各類公共服務平臺、孵化和加速功能建設,加大科技金融結合試點工作,積極推進深圳、廣州、佛山、中山等高新區新三板工作,大力扶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到2010年末,全省高新區共建立4000多個企業技術開發機構;國家級高新區研發(R&D)經費支出和新產品產值快速增長。


  同時,通過落實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等扶持政策,開展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評選廣東自主創新100強企業等方式促進高新技術企業提升發展水平。特別是廣東自主創新100強企業的評定,引起了熱烈反響。


  據介紹,2010年廣東省自主創新100強企業主要分布在電子信息技術、先進制造、新材料技術、生物與新醫藥技術、能源與環境技術等領域。入選企業均為創新型企業,大多屬于行業發展的領頭羊,擁有核心技術和自主品牌。如廣州潤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設計開發出北斗二代衛星導航定位接收機應用的核心射頻功能芯片及關鍵模組,為我國正在建設的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提供核心技術支撐,為打破國外GPS壟斷、在民用領域大規模應用奠定了基礎。


  戰略性新興產業異軍突出


  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已成為世界發達國家搶占新一輪經濟和科技發展制高點的重大戰略。近年來,廣東省科技廳以LED為突破口,科技引領,超前部署,初步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2010年,全省LED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850億元,比上一年翻一番;企業接近3000家,從業人員55萬人,規模居全國首位?!皬膽鹇孕孕屡d產業來看,要跑得過別人,自己必須掌握高端核心技術,否則就是為她人做嫁衣?!崩钆d華告訴記者,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是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中心環節。


  以LED為例,制造LED外延片、芯片、MOCVD裝備都是核心技術。廣東在此方面大力度投入,重點在LED外延及芯片、關鍵裝備等領域部署了一批產業關鍵技術項目和產業推進項目。通過自主研發,不僅解決了LED共性的關鍵技術問題,如LED散熱,且形成了較為完整的LED產業鏈。據了解,現在廣東制造LED的零部件和材料90%均可實現本地和周邊采購。至2010年,全省芯片、外延片和裝備等產業上游環節總產值占LED產業的比重接近20%。同時,廣州晶科、南海旭瑞等外延芯片項目相繼投產,填補我省LED產業高端環節的空白。


  LED生產出來之后,還要通過市場進行推廣。如何推廣關系到商業模式的創新問題,國外有合同能源管理(EMC)模式,但是由于企業實力、誠信環境等條件制約,EMC模式在國內就水土不服,不能簡單照搬發達國家經驗。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省科技廳在應用EMC模式上也實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就是創新形成“合同能源管理(EMC)+供應鏈+金融”的模式,使之能夠實現本土化運作。


  在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基礎上,省科技廳全面完成“千里十萬”大功率LED路燈產業化示范推廣工程,啟動綠色照明示范城市專項行動,組織實施 “華南新藥創制中心”、“千里十萬LED路燈示范工程”等重大科技專項,在科技經費投入上給予了較大的傾斜,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目前,廣東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能力大幅提升,研發投入、專利申請不斷增長。1990—2009年,LED產業累計申請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8253件,占全國LED專利申請總量的25%,排名第一。


  專業鎮特色產業加快轉型


  順德樂從鎮,在探索電子商務發展方向方面走在全國前列,并成為首個“國家級電子商務試點鎮”。中國塑料網、家家易等一批著名的網站迅速發展起來,近八成企業都加入行業電子商務平臺,引發了樂從鋼鐵、塑料、家具三大專業市場經營模式的重大變革,在全國產生了很大影響。


  以樂從鎮為代表的專業鎮,近年來依托自身的條件和產業基礎,加快推動區域產業集聚和轉型升級,逐步從制造向創造轉變,從產業低端向產業高端轉變,有力推動了我省優勢特色產業的集約發展和內生發展。截止2010年底,專業鎮經濟規模已突破1.2萬億元,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從2001年的3.7%提高到28%。在汕頭、佛山、中山等地市,專業鎮經濟總量的貢獻率超過50%,帶動了當地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專業鎮在整體提升的同時,還依托創新環境的改善,培育出了一大批內生型的科技型企業,如美的、格蘭仕、亞洲鋁廠等,專業鎮內的高新技術企業數占全省的30%以上,民營科技型企業占全省的半壁江山,成為我省自主創新最為活躍的區域之一。


  專業鎮是指20世紀90年代開始在廣東出現的,以鎮(區)為基本地理單元、主導產業相對集中、經濟規模較大、專業化配套協作程度較高的一種集群經濟發展載體和模式。目前,經認定的省級專業鎮共309個,涵蓋機械、五金等傳統產業以及電子信息、創意設計等新興產業。為了突破專業鎮發展初期,基本上處于無研發機構、無科技人員、無創新活動、無創新成果“四無”窘境,省科技廳于2000年在全國率先啟動了“專業鎮技術創新試點”工作,推動專業鎮從自發的、零散的、無序的發展階段轉入規劃引導、政策扶持、科技支撐的發展軌道。


  專業鎮創新能力的不斷提高,有力支撐起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專業鎮產業結構“優二進三”趨勢明顯,目前專業鎮第三產業占比達32.5%,比“十五”期末提高了5.3個百分點。一大批專業鎮依托科技創新實現跨越式發展,在專業化領域內具有強大競爭力與國際影響力?;ǘ吉{嶺的皮具生產量占全國1/3,占領了中西亞和歐洲絕大部分中低檔皮具市場;中山古鎮民用燈具的國內市場占有率在60%以上。


  目前,省科技廳正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引導幫助各鎮制定發展規劃和配套政策,以“一鎮一策”的方式推動全省專業鎮轉型升級。加強公共創新平臺建設,加強產學研合作,共同攻克行業關鍵共性技術,提升專業鎮自主創新能力。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特色產業,推廣節能減排和綠色低碳技術,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和市場競爭力。鼓勵專業鎮延伸產業鏈,培育壯大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


  同時,組織實施專業鎮技術路線圖計劃。如以陶瓷專業鎮為例,圍繞陶瓷行業,已制定出陶瓷行業技術路線圖,找出關鍵節點,通過組織產學研合作等形式攻克共性關鍵技術,推動整個行業自主創新和轉型升級。


  “數”讀高新區專業鎮


  國家級高新區達到9個,數量居全國第一。省級以上高新區共20個。


  高新區營業總收入和工業總產值均達到萬億級水平,2010年分別為13756.80億元和12751億元。


  高新區工業增加值為2955.24億元,占全省14.7%,比2005年提高了近4個百分點。


  專業鎮數量2010年達到309個,比2005年翻了一番。


  專業鎮GDP突破1.2萬億元,占全省28%,比2005年提高7.2個百分點。


  專業鎮特色產業總產值突破1萬億,占本級工農業總產值近40%。


  擁有工業總產值超千億元的專業鎮2個,超百億元的專業鎮76個。

MORE熱門排行
換一換也許適合您的職位
?2008-2025廣東鵬程萬里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本網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粵ICP備12040454號-4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120612
電子營業執照/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
www.yx0788.com
日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