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又到大學生實習高峰期,就業壓力讓許多在校大學生“被動”接受實習。但許多用人單位也都迎來了主動實習的學生,其中不乏大一、大二的實習生。
對此,專家認為,不同階段應有不同的實習目標。剛進入大學的學生,實習更多的是以了解、貼近社會為目的。
【現 象】
應屆畢業生:
為爭工作機會 無奈“被實習”
對于沒有工作經驗的大學生,招聘單位在錄取前通常都要求先實習。按一般程序,企業確定招聘畢業生后,需要簽三方協議,以保障雙方權益。但現在,不少招聘單位改了方法:先讓求職者到單位實習,實習考查后再決定是否錄取。但讓畢業生犯難的是,如果最后沒能通過考查,卻也耽誤自己尋找其他求職機會。記者采訪時發現,很多畢業生的實習時間多在兩個月以上,甚至有半年以上。
對于相對較長的實習期,已經工作兩年的小高認為也有道理,“在這段實習期內,單位領導能夠發現合適的人才。實習期也算是給實習生一個學習與人交往能力的機會?!?/P>
但更多的人則是心有無奈。在一家事業單位實習的小楊說,她已經實習了5個月了,該單位僅僅與小楊簽訂實習協議,一直沒有對小楊關于轉正的申請給出正面答復。
“小”實習生:
感到社會壓力 主動去實習
假期臨近,現在許多用人單位都迎來了暑期實習生,這其中,有很多大一、大二的小實習生。“我在大一就有這個想法,可能是有感于社會的壓力和自我獨立的信念,現在的大學生很早就開始準備實習了,而且鍛煉自己是為將來打基礎?!碧旖驇煼洞髮W初等教育專業的大二學生小李告訴記者。天津開發區職業技術學院汽車電子專業的小褚同學也表示,實習期間能學到很多東西,與在校期間學的有很大差別。記者調查發現,八成以上的同學表示,雖然假期實習相對辛苦,但是為了能夠給以后就業增加砝碼,這份辛苦是值得的。
【專家觀點】
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實習目標
勞動就業部門的專家指出,現在許多人只看到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卻忽視了大多數用人單位也遭遇難以找到合適人才的尷尬。當前,隨著就業體制改革和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階段,人才競爭日益激烈,學歷已不能保證一切,企業越來越看重求職者的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因此,大學生要不斷認識自己,找準定位,更加關注個人發展的可持續性,提升就業競爭力。
針對小實習生的現象,天津師范大學傳播學專家趙老師認為,大學生高、低年級,都要實習,但不同階段有不同實習目標。剛進入大學的學生,實習不一定要與專業對口,更多的是以了解、貼近社會為目的,當然,如果與專業相關更好。大三、大四的學生主要是專業領域的實習,這時候實習比前兩年更具有專業性,更能勝任實習工作和以后的工作。
【相關新聞】
四種途徑報名就業見習
按照規定,下列人員(含本市戶籍在外地普通高校就讀擬回津就業人員)可參加就業見習:已進行失業登記的上屆和應屆高校畢業生;符合條件的畢業學年在校學生。想參加就業見習的高校畢業生可到見習基地報名,也可到區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職業介紹中心或市人力資源中心報名。畢業學年在校學生到本校就業服務指導中心報名。
見習基地保證三成留用率
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對于見習期間見習人員和用人單位的行為,本市有嚴格的約束?!耙娏暼藛T由于患病或已落實工作單位等原因不能繼續從事就業見習的;連續無故缺勤3天或累計缺勤5天以上的;不遵守見習紀律且教育無效的;由于見習人員過失給見習基地造成一定損失的?!庇猩鲜銮樾沃坏模娏暬乜山K止見習協議。同時,勞動保障部門規定了每個見習基地的企業要保證有30%的留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