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的外省市招聘會讓名校的精英們也趨之若鶩。
留還是不留,這是個問題。
核心提示
“21世紀什么最貴?人才!”多年前“黎叔”的一句調侃,今天正在日益被廣泛證實。進入11月份,伴隨著應屆生就業大潮的洶涌澎湃,已先后有沈陽、上海、河北、浙江、西安、長沙等省市或省會城市高調進京攬才招賢,從應屆生到資深人才再到干部選聘“一網打盡”。在“逃離北上廣”思潮再起之際,京城人才真的多到消化不了的地步了嗎?“十二五”規劃呼之欲出之時,北京有沒有必要打響人才保衛戰?
招聘現場
副市長親掛帥 長沙高調招聘
口號:超女快男是招牌、往返車票全買單、車房工資砸暈你
11月16日,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鄧祐才學術報告廳,湖南省長沙市正在舉行“長沙市進重點大學,攬萬名英才”的宣講活動,大屏幕VCR上,“超女”、“快男”正作為長沙文化創意產業的代表性旗幟吸引著大學生們的目光。看著報告廳內多得只能站在過道上的同學,此次掛帥招聘的長沙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謝建輝的眼里充滿了期待和渴望。
“長沙市有能夠參與全國乃至全球競爭的產業?!币豢谙嬉舻闹x建輝歷數著工程機械、汽車及汽車零部件、太陽能光伏產業鏈、電子信息物聯網、新材料、文化創意產業等領域的代表作和未來項目,言語間充滿自豪。她向在座的學子發出邀請,明年3月19日來長沙參加“八方人才聚長沙”大型招聘會的“211”大學應屆碩博生,可報銷往返火車硬臥票和長途汽車票。
為了顯示自己的誠意,長沙還開出了頗為優渥的待遇:用人單位引進儲備且簽訂3年以上勞動合同的博士、碩士生分別給予6萬元/人和3萬元/人的安家補助;企業和科研院所引進儲備的優秀青年人才在長沙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由市財政連續三年全額獎勵給個人;與用人單位簽訂3年以上勞動合同的博士及專家型人才,在長沙購房買車所發生的契稅、車輛購置稅,市財政按其繳納額實行全額補貼;科研院所引進儲備的青年人才在享受“同崗同酬”的基本工資待遇基礎上,以本人的專利、專有技術等無形資產參股,可獲得入股分紅;在住房方面有困難的,可提供創業公寓或廉租住房,并按每人每月160元的標準給予補貼,凡符合購買經適房條件的,購房時可享受政府貨幣補貼。
瞄準重點大學 一次納賢五千
口號:三年儲備萬名精英,來吧,我們正在大力用人之際
據介紹,長沙市正在開展輕軌、地鐵、過江隧道、污水管網擴建、黃花機場改擴建等重大項目,僅去年開工建設的億元以上項目就有38個,322個重大項目累計完成投資近600億元;今年一個長沙高新區就拿出34個博士后、61個博士的招聘計劃?!罢谴罅τ萌酥H?!敝x建輝說。
為此,長沙市從去年起擬用三年時間,面向全球引進百名國際高端人才和百項重大先進技術,同時瞄準實力雄厚、特色鮮明、全國一流的重點大學,引進儲備10000名左右應屆畢業的博士、碩士、學士等優秀青年人才。今年計劃招募5000名應屆生,北京地區的14所高校是其重點網羅之地。九芝堂、三一集團、袁隆平高科技公司、遠大集團等招聘單位就在宣講會門口依次排開,等著接收學子們的簡歷。
謝建輝表示,近兩年長沙市已經選拔儲備了2180名事業發展急需的高學歷、高素質、高層次人才充實到黨政機關、科研院所和各大企業上崗工作。其中博士91人、碩士1347人?!斑@些人才目前在各自的崗位上,受到了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和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引進儲備萬名優秀青年人才’的活動現在已經是長沙的人才工作品牌?!?/P>
對于向碩士、博士承諾的數萬元安家費用,謝建輝鄭重強調,將督促包括企業在內的各個用人單位將這筆資金落實到位,“政府不能給人家亂開‘空頭支票’?!笨紤]到靈活多樣性,黨政機關、事業單位還被允許以雇員制、聘任制的方式引進儲備管理型優秀人才。
如果個人暫時不愿過來,長沙方面表示也可以通過技術轉讓、聯合開發、技術咨詢等形式,與重點高校建立校企合作機制,在機械制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節能環保等領域,尋求北京地區高??蒲性核募夹g支持。
北大博士動心 攔市長塞簡歷
聲音:長安居,大不易,能留就留,不能則走
現在畢業生中流傳著這么一句話:“博碩生多多益善,本科生等等再看,大專生看都不看,中專生靠一邊站?!闭{侃中將本市的人才消費結構劃分得清清楚楚,同時也描繪了留京就業形勢的艱難?!伴L安居,大不易”,大部分學生都很理性:有好工作就留下;沒有的話完全可以考慮回老家或者去其他發展機會好的城市。
長沙宣講會剛一結束,一位姓孫的北大博士就用自己的簡歷“攔”下了謝市長的腳步。孫博士正是長沙人,家里父母年歲已高不愿隨他進京,因此如果有合適的機會他很想回老家謀職發展?!敖洕龉倘皇强紤]的一方面,主要還得看專業方向是不是對口、平臺前景有沒有發展?!睂O博士言辭謹慎地告訴記者,他有碩士同學幾年前曾經去了西北的一家科研單位,但因人際關系等問題難以為繼,又受進京指標困擾,只得帶著妻兒南下發展。
北京攻略
北京是否要打人才保衛戰?
樂觀:人才不會被“淘空”
中華英才網職場專家歐陽暉表示,作為首都城市,北京是全國教育及科技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這些優勢使得北京的人才無論在質量還是數量上都高于其他省市。此外,如奧運會、世博會、亞運會等重大國際性項目的召開,北上廣一線城市已經聚集了一大批符合國際化、復合型及高素質的人才,來北上廣等這些城市選擇“成熟”人才,正成為二線城市解決人才問題的“捷徑”。
同樣基于上述原因,北京對于人才的吸引力和速培力都異常強大,完全不必擔心短期內被“淘空”。
謹慎:主動出擊各地撒網
雖然“不懼”,但歐陽暉仍提醒說,面對其他省市的人才爭奪,北京的企業應該考慮完善人才管理機制并建立完善的員工職業發展規劃,提升北京企業對人才的吸引力和駐留力。同樣的,北京的企業也完全可以仿效“外來的和尚好念經”,“搶奪”外省市人才來京工作,給他們提供相應的人才優惠政策。比如,上海和廣州在世博會和亞運會等大型活動的促進下,以及各省市早已紛紛出臺了人才培養機制,各地已經涌現了大批“成熟”的人才。而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的企事業單位今年也開始集體出擊,面向全國乃至全球招攬高端人才。
車房齊備
前景光明
講述人:簡志鵬 廣東某市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辦公室副主任
聲音:赴任沒幾個月,我就被委以“重任”,跟在領導身邊,擬講 話稿,寫總結。說出來你別笑,上學時我連古詩詞都默寫不出來,在那兒我被稱為“開發區的一支筆桿子”,居然很受賞識。
我叫簡志鵬(化名),今年30歲,現在是廣東省一地級市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辦公室副主任。這職位只是正常晉升而已,其實完全算不上什么“逃離北上廣”的成功案例。
我是1999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的,因為是來自于高考大省山東,我的高考分數只能被調劑到了一個純文科專業。入校時正趕上“擴招”頭一年,2003年本科畢業時就業形勢驟然緊張,我成績單上甚至還有幾門“掛科”記錄。當時誰不想留北京???從老家考來,就是想有個更好的前程。名企輪番來學校宣講招聘,但專業大多不對口,投了那么多的簡歷,回音不多,筆試面試也沒什么好消息,每天上網整頁整頁地刪拒信。
直到廣東省某地級市的經濟開發區前來招聘,我其實并沒抱太大希望,就投了辦公室的一個文員崗位。筆試過程我至今都沒什么印象,面試時倒是看到了不少美女,呵呵,估計我是男生,占了性別優勢;再加上我的字寫得還不錯,很順利地拿到了offer。
站穩腳跟后,我通過單位買了價格優惠的“內部房”,結婚生子時又添了一部十幾萬元的私家車。前兩年,我的直接領導提升走了,我升為管委會辦公室副主任,目前正職空缺中。去年有個留京的同宿舍的同學出差廣東順道來看我,酒桌上他擂著我的胸開玩笑說:“你小子現在混得是我們班最滋潤的一個了!”我呵呵地笑:“趕上了,趕上了!后來再進的很多都是碩士呢!”
遠離誘惑 輕松工作
講述人:王博 攝影師
聲音:我清楚地知道,我回到老家昆明也一樣是要奮斗的,只不過可以跳過房貸、車貸、戶口這“三座大山”,不用擔心每天早上一睜眼就欠銀行400塊錢。
新周刊說,離開一線城市是人性和城市的雙贏。不管這種說法是不是在一線城市無法立足的自我慰藉,至少對于我來說,離開是選擇,而不是被選擇。
北京確實是一個讓人看不清楚、永遠充滿未知,從而癡迷的城市,否則也不會有那么多人欲罷不能。要離開北京,其實最難面對的是“可能性”。有人問我,如果十多年以后,你留在北京的朋友接觸的人都是各個行業的精英,或者現在不如你的人在哪哪哪有了自己攝影展……說實話,一開始我是很害怕的,誰能甘愿自己平平凡凡呢?但是混沌地想了很長時間,我終于清楚地做出決定。
我們在北京上大學,一呆就是四年。其實很多人并不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家鄉經濟發展怎么樣,只是單純覺得會比北京差很多、機會少很多、能夠達到的高度低很多。其實也不是這樣的,不信回去找找工作試試,牛人是無處不在的,只不過北京比較扎堆而已。
我覺得回昆明對我來說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發展自己的愛好。彈彈吉他啊、練練書法啊、看書寫文章啊……一直以來我都有個小小的遺憾,就是沒學鋼琴,現在這個遺憾可以開始慢慢彌補了,打算好好練古典吉他。所以,這次離開,是我去實踐自己人生哲學的第一步,帶著自己好不容易理出頭緒的價值觀,離開這個充滿誘惑和上升階梯的城市。(綜合博客內容)
專家點評
人才資源正在進行大洗牌
金融危機沉淀用人需求
中華英才網職場專家歐陽暉表示,實際上,無論是長沙、沈陽,還是上海、重慶,今年的招聘規格之高、規模之大可以說近年少有。這固然與前兩年金融危機沉淀下來的用人需求集中爆發有關,但更意味著,隨著各地協調發展的步調和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時代到來,人才資源正在進行大規模的洗牌重組,我國的人才結構將隨之優化。
今年流行“集裝”訂購
與往常為單個企業發布招聘信息不同,前程無憂的職場顧問王劍明顯地感覺到,今年以省市為委托方的“集裝”訂購人才正在悄然流行。有的是省級人力資源部門,有的是開發區管委會,還有行業協會,他們通常要求在北京或者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頻道發布集體招聘信息,甚至像大連軟件園管委會還專門聘用了獵頭網羅企業高管。
回流有助于優化人才結構
俗話說,“樹挪死,人挪活?!睂τ谌瞬呕亓鳜F象,王劍認為,有利于優化各地人才結構,值得肯定。從小的方面講,大城市人才薈萃,部分求職者無論是生活成本、競爭壓力還是幸福指數都難以為繼,與其咬牙硬“扛”,不如選擇競爭相對較小的二線城市。
中華英才網職場專家歐陽暉還指出,十二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了實施向西部和農村地區等“人才導向區”的傾斜和特殊政策,以利于推進城鄉、區域人才資源整體性開發。人才從一線城市逐步回流的大趨勢不可阻擋。
俗話說“外來的和尚好念經”,各地大規模訂購北京人才,會不會傷了本地人才的心?王劍認為這是個必然要承受的過程,就像當年國人一度迷信“海歸”一樣。即便是有困擾也只是階段性的。
專家支招
“剛需”應屆生更應考慮外地
“應屆生找工作就像結婚買房子,是剛需;資深人才換工作則屬于投資改善性住房——兩者的機會成本不一樣?!蓖鮿ㄗh,應屆畢業生找工作的后顧之憂遠遠少于拖家帶口的在職人員,大量的招聘職位在二線城市,因此他們更應考慮外地或者回鄉就業。不過相對于大城市的擁擠、高節奏等,二線城市在環境和生活空間等方面的優勢對于資深人才來說也有獨特的吸引力。(撰文 晨報記者 姜葳 攝影 晨報記者 蔡代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