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互聯網公司重新喚回了風險投資者的熱情,再加上醫療保健和替代能源市場巨大商機的吸引,2006年美國風險投資總額比2005年的228億美元增長12%.2006年共完成了3416筆風險投資交易,這同樣是互聯網泡沫破碎以來的最高水平。2001年,美國風險投資總額為407億美元,這是互聯網泡沫的最后一年。在此之后,數百家網絡公司宣告破產,風險投資者也開始對互聯網概念敬而遠之。
2006年,新興互聯網公司獲得了40億美元的風險投資,比2005年的32億美元增長25%.這是互聯網泡沫破碎以來互聯網行業獲得風險投資總額最高的一年,盡管較2001年的102億美元還有很大差距。2006年生物科技公司獲得的風險投資總額為45億美元,比2005年增長17%,也是增幅較大的一個領域。不過,增長勢頭最為迅猛的是工業和能源領域,盡管獲得的風險投資總額僅有18億美元,但增長幅度超過50%.在此之中,約有40%的資金注入了替代能源項目。
過去三年里,美國風險投資總額持續增長,特別是過去兩年總計達到了560億美元,一些分析師因此擔心會產生新的泡沫。但到目前為止,風險投資總額的增長速度仍然保持在適度的水平,這表明風險投資者已經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了教訓。風險投資公司Bridgescale的合伙人羅勃。沙普林斯基(Rob Shaplinsky)表示:“現在并不存在瘋狂的情緒,我們將繼續保持現在的穩定狀況?!?/P>
過去三年里,平均每個季度的風險投資總額為59億美元。而在1999年到2001年期間,這一數字為167億美元。從2006年最后三個月的表現也可以看出風險投資者的謹慎態度,這一季度美國風險投資總額為57億美元,與上一季度基本持平。美國國家風險投資協會會長馬克。希森(Mark Heeson):“我們對現狀感到滿意。整體來看,風險投資者一直保持著謹慎的態度,沒有過熱投資的情況發生?!?/P>
盡管如此,仍然有一些領域亮起了“紅燈”,Web2.0就是其中之一。Draper Fisher Jurvetson公司董事總經理蒂姆。德拉普(Tim Draper)表示:“Web2.0已經被‘炒’過了頭,每當有創業者來和我談Web2.0項目,我都感到頭疼?!比ツ?1月,Google以價值16.5億美元的股票收購了視頻共享網站YouTube.受此影響,全球各地都涌現出一大批模仿YouTube的公司。不過,即使Web2.0熱潮最終煙消云散,也不會帶來太大的經濟損失。因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家Web2.0公司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