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蘿卜招聘”需要鐵腕重典
2010-12-23 | 閱讀 817 | 來源: 網絡收集
摘要:

    廣受質疑的“蘿卜招聘”

  近來紛紛揚揚的“蘿卜招聘”有:江蘇句容市政府接待服務中心招聘公務接待人員為副市長的侄女王夢媛設置量身定制的應聘條件;浙江上虞市招商局設立的招聘條件只有王溯一人報名,其父母在政府部門身居要職;福建屏南財政局下屬收費票據管理所為寧德副市長女兒陳晨設立的招聘條件只有一人符合免試錄用;廣東東源智障兒被院長父親招進法院簽訂“父子合同”;浙江平陽縣電大校長“父親招聘兒子”;陜西一省直事業單位招聘考試中心工作的“父親考兒子”;江西武寧縣事業單位招聘“限招科級干部子女”;一個月前寧夏吳忠市被舉報人依托家庭權力背景引導公檢法聯合辦公聯合定誹謗案為公訴案跨省追捕事件,也是緣于三年前銀川團市委公開招聘工作人員馬晶晶被王鵬質疑……

  這些“蘿卜招聘”以及在權力運營領域的定向招標、定向經營等類“蘿卜”現象與公平不符,與公正相背,受到了社會公眾的強烈質疑。

  定向定人的“蘿卜招聘”其危害十分嚴重,吞噬著公眾對生活的美好追求,吞噬著官員和掌權者的良知,腐蝕著管理體制的肌體,沖擊社會穩定的基本倫理和群眾基礎,足以引起管理層的高度重視和嚴厲整治。

  以史為鑒明正典刑治玩疾

  清朝對三次科場舞弊案祭出極刑震懾吏治

  順治十四年(1657年),江南地區選拔舉人的鄉試榜發之時才低品劣之徒上榜,飽學之士名落孫山。順治皇帝獲悉舞弊后下令徹查,下令讓已錄取的舉人重考,查出了考官受賄之事,主考官方猶、錢開宗和17名考官被殺,考生方章鉞等8人俱著責四十板,以上人員妻子家產籍沒入官等。嚴厲的處罰震動朝野,此后五十年科場舞弊幾近絕跡。

  康熙五十年(1711年),江南貢院又發生了一起科場舞弊案,士子們抬了財神像到府學游行示威,康熙皇帝派欽差大臣查案,最后查清了總督噶禮、副主考官趙晉等人舞弊的事實??滴跸铝睿瑢⒏敝骺脊仝w晉和另外兩個考官處斬,噶禮和主考左子藩革職。嚴厲的處罰再震朝野,此后科場清正近一百五十年。

  咸豐八年(1858年),順天府鄉試中發生了戊午科場案,咸豐帝命人徹查,囿于人情受賄十六兩銀子舞弊的主考官大學士、軍機大臣柏俊和同案犯浦安、李鶴齡、羅鴻繹被押往菜市口斬首,此事震動朝野,整肅了考紀。

  清朝處置三場科場舞弊案對整治“蘿卜招聘”的借鑒意義

  當前日益蔓延的“蘿卜招聘”危害程度也是甚一日,清朝處置科場舞弊案對我們有現實的借鑒意義

  一是管理階層要建立共識,視人才選拔的公平公正為社會秩序基本倫理,是中下層民眾的希望所在。如果公平公正的機制和制度遭到破壞,那么維護社會秩序將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二是管理階層要從和諧管理長遠執政的高度打擊選才不公與用人腐敗,不能對用人腐敗聽之任之,清朝三位皇帝不惜借高官人頭來維護科場公正的決心值得借鑒,引導管理者做到客觀公正是分內職責,徇私舞弊必受懲罰的氛圍。從清朝的治理經驗看,重典嚴刑是考紀清明的基本保障。

  三是組織人事紀檢監察等職能部門要以比經濟犯罪更重視的態度監管跟進選才用人領域的腐敗,并形成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設立違反公平公正選才用人后果的制度高壓線和對選才用領域腐敗的責任機制與問責機制。

  四是進一步發揮群眾監督、社會媒體與網絡監督的作用,研究有效發揮體制內的監督作用。從已經揭露的幾起“蘿卜招聘”案過程來看,體制內的組織、人事、紀檢、監察部門等多道關卡未能做到事先預防有效監督值得深思,很多內情是通過互聯網、報紙等媒體的信息傳遞來實現反映情況、有效監督,決策機構除了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群眾開展輿論監督外,也要對體制內的監督機制失效進行反思和調整。

MORE熱門排行
換一換也許適合您的職位
?2008-2025廣東鵬程萬里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本網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粵ICP備12040454號-4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120612
電子營業執照/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
www.yx0788.com
日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